支撑稳定型鞋款的惊喜之作——361°赤焰3慢跑鞋使用心得

avatar
关注

说鞋子之前先交代下我自己的跑步背景:目前月跑量在150-200k之间,常跑的情况是5分配左右跑个10k,有记录的累积跑量约900k,算是从入门小白往进阶过度的阶段,有打算在累积到一定里程后明年开始比较系统地练习下跑步。

我是低足弓内旋过度的外翻足,虽然没到扁平足地步,但也属于比较明显的一类,有近10年穿着支撑稳定型跑鞋的经历(以前不怎么跑步,通勤为主)。稳定支撑型的鞋款会在一般缓震鞋子的基础上对低足弓过度内旋的外翻足跑者做一些单独的优化,所以通常来说会比同级别的缓震跑鞋成本要高,而真正需要这类跑鞋的人占比是比较低的,所以长期以来国产运动品牌在这个细分领域投入不怎么热情。印象中也就是李宁有一个长期在做的烈骏系列,其他国产品牌只是偶尔会出些稳定支撑鞋款。之前我购买的跑鞋绝大部分是Brooks和NewBalance,这两家再加上Asics、Saucony和Mizuno基本就是稳定支撑型跑鞋口碑最好的top5。国内各大运动品牌近几年在竞速竞训跑鞋领域进步巨大,碳板跑鞋更是直追世界顶级水准,但是在入门跑者更需要的慢跑鞋领域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也陆续买过两双国产的稳定支撑慢跑鞋,一双李宁的战斧和一双361°的无名鞋款,这两双鞋子支撑性上还算合格,特别是战斧的支撑性可以打到90分以上,但是综合来看这俩体验上都有很明显的不足。所以我一直期盼国产品牌能出来一双好的稳定支撑鞋款,价格上能杀杀那几个国际品牌对广大跑友来说绝对是好事。

10月底一天在看几个国内跑步up主的跑鞋测评时,我注意到这双361°的赤焰3,这几个博主都提到这是一双完成度很高的国产缓震支撑型慢跑鞋。在查看了更多资料,特别是这双鞋的大底结构(后面会详谈)之后,个人感觉它会是一双有支撑性的鞋子,于是打算双11的时候入手一双。不过在我纠结是选哪个配色的时候,我看到某宝的评论区不少人提到它的支撑性不行,也有人说换个鞋垫就好了。考虑到之前买过的几双361°使用体验都不甚理想,我开始犹豫要不要下单。这鞋虽然便宜(不到300块),但要是支撑性不行的话对我来说就毫无用处最后还得走向咸鱼,就这样我把它从购物车里面删除了。双十一过后的某天我翻看咸鱼时突然看到一个东北哥们转手一双43码的三潭印月配色准新鞋,没鞋垫(这其实对我来说基本没影响,后面还有细谈鞋垫)和鞋盒,但是价格不高,于是闲谈了几句拿下,三天后收到。

这双赤焰3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到今天为止也已经累积跑了60多公里,外加一周的通勤穿着,综合来看优缺点都有,但是瑕不掩瑜,可能是第一双让我非常满意的国产支撑稳定型慢跑鞋!

首先时外观设计,这是第一印象中的最大加分项!这双鞋采用了当下非常流行的厚底设计,中底厚且造型也不错,鞋面也耐看,使用了361°比较好看的那个logo设计。三潭印月的配色据说也是销量最高的,其他配色我看图片也普遍感觉设计师很在线。有很多人说赤焰3是抄袭Hoka的Mach,个人感觉这双鞋确实借鉴了很多Hoka上常见的设计元素,但是只要不是生搬硬套,直接抄袭的侵犯知识产权,而是学习优秀对手的思路,消化吸收之后自己做出功能上能对标的产品,那就值得肯定。赤焰3就算是抄作业也算是抄了一个优等生的作业!另外我对慢跑鞋一般会有个硬性要求,就是能穿着通勤!赤焰3外观上完美符合我对通勤鞋的要求,日常穿搭完全不违和。前后坡差只有6mm,属于低坡差慢跑鞋,走路时的脚感也非常舒适,是很好的通勤鞋。

其次赤焰3的缓震回弹效果很不错。初上脚的感觉就是非常明显的踩屎感,软弹软弹的,能明显感觉到中底受承托之后的下陷感。当然这种踩屎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特别倾向。因为我之前几双鞋子都不是这种软弹厚底设计的,且有几双鞋子因为接近寿命末期,中底都老化到快没啥缓震效果了,所以赤焰3这种脚感初上脚时对我来说是一种蛮新奇的体验。赤焰3这种踩屎感的厚底鞋在跑步时如果配速不高(5分配以上)时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这双鞋慢跑鞋的精准定位。在10公里的5分配有氧跑时中底的缓震衰减有但不明显,能维持良好的缓震和回弹。

最后作为一个低足弓内旋过度的外翻足跑者,我更关心的是赤焰3的支撑稳定水平到底如何,这也是这双鞋争议最大的地方。因为鞋子不带鞋垫,于是我把自己3双其他鞋款的鞋垫挨个换上去试了试。其中一双是薄款的普通运动鞋垫,支撑比较一般,一双鞋垫是李宁战斧(这是李宁几年前的稳定支撑旗舰)上的Ortholite带足弓支撑厚款以及一双必迈的支撑型厚鞋垫。在赤焰3上对比试穿不同的鞋垫后我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有一部分人认为这鞋支撑性不行,另一部分人又觉得不错的情况!

原鞋的鞋垫也是非常普通的平直鞋垫,足弓处没有额外的突起辅助支撑,而这双鞋子是双密度框架式大底的设计,需要让足弓挤压到中底内侧边沿才会体验到足弓处的支撑性,也就是很多人说的顶足弓的感觉。原鞋鞋垫缺乏足弓支撑,如果不是严重的低足弓可能会导致中底内侧受力不足,因此感觉不到明显的支撑性。在换上好的支撑型鞋垫之后,至少在我脚上那种顶足弓的感觉立马就来了。这双鞋的顶足弓在我脚上是那种温和舒服的足弓承压,不突兀,更不磨脚。当然千人千脚,可能有的人会感觉不一样。总之支撑性对我的脚来说是非常够用的,且不像传统的稳定支撑型跑鞋那样突兀。赤焰3的稳定型同样是在配速不高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不过在提速之后稳定性不太够,这个后面再详细说。

赤焰3的足弓支撑逻辑重点是中底采用的双密度设计,上层白色的泡沫状材料是超临界发泡的脂肪族,官方叫碳临界科技,轻质软弹,下层是直接触地的硬质EVA,橡胶只是前后的主受力区各有一小块。靠近足弓的中底两侧两种材料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内侧的脂肪族比外侧的脂肪族更薄,EVA则反过来内侧要更厚一些。这样中底承压挤压两种材料后会导致足弓内测的支撑效果强于外侧。很显然这种设计需要材料受到足够的挤压才能让足弓感受到支撑,当使用原鞋鞋垫时要达到这种挤压程度需要的挤压力度很大,如果换上好的足弓支撑鞋垫填充掉足弓内侧和鞋子之间的空间,就能更容易达成支撑效果。所以低足弓内旋过度的外翻足我建议拿到赤焰3后应该换一副好一点的支撑型鞋垫。对于那些对支撑性有强烈需求的跑者我个人觉得赤焰3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这种脚型其实是比较少出现的情况,大部人包括足弓正常的跑者穿赤焰3应该都会有不错的感觉。

另外补充一点:赤焰3的底部橡胶使用量很少,前后的重要受力区各一块,硬质EVA中底设计成直接与地面接触。抓地力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比较少跑湿地,湿地止滑性能无法评价。耐磨因为没有长期使用,暂且未知,目前跑了40多公里,配速普遍在5分钟左右,底部花纹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磨损。中底直接外露接地的做法也是提升跑鞋整体稳定性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重。

说完优点,再谈谈我个人对这双鞋不足之处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这双43码的赤焰3大部分我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归结到三个方面:1、售价低导致成本受限引发的相关问题;2、赤焰3定位与我当下的一些使用场景略有冲突(这点可以说有些吹毛求疵);3、361°鞋楦码数和我脚大小的适配不佳。

赤焰3某宝售价2开头,这个价位一般不会有很高的配置,在这双鞋中底做得这么好的前提下其他地方必然会要扣成本。首先是做工细节确实略显粗糙,比如我这双鞋有明显的长线头和发泡磨具边缘的一些明显不平整,鞋舌边缘的缝线处理也是比较廉价的方式。这几个地方我倒是没有很在意,毕竟不怎么影响使用,但是剩下两个地方我觉得是下一代必须改进下的,就是鞋垫和鞋带的选用。鞋垫上面已经说过了,原厂配的鞋垫是廉价的平直款普通鞋垫,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这双鞋的支撑效果,某种程度来说算是这双鞋最大的硬伤,当然换鞋垫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鞋带同样是非常一般的款式,摩擦力一般,我有过一次鞋带跑开的情况。鞋带长度也有点小问题,就是打跑者结时长度略短(普通系法长度合适)。另外鞋面使用的是贾卡网布,包裹性在我脚上比较一般(这个部分后面会再提到),透气也一般,如果夏天使用我预计会比较热,这个季节我在华南搭配略厚一点的袜子使用还行。

关于使用场景冲突的问题上面我讲配速时也提到了点。收到鞋子之后陆续跑了差不多60多公里,最长的一次12k,配速从420到530都试过。赤焰3在在配速比较高(低于450)的情况下稳定性欠佳,这应该是这类厚底慢跑鞋常见的缺点。持续跑超过10k之后的衰减也能感知出来,个人感觉这鞋应该不适合单次超过15k。我常跑的地方是一个学校的塑胶跑道,赤焰3在弯道上让我感觉信心不足,要么减速要么尝试多跑折线(人少时可以这么跑,不要干扰到他人)。当然跑不了高配速、长距离和弯道严格来说不算缺点,因为这些都不是赤焰3这双鞋的设计目标,用来跑10k左右的有氧跑和恢复跑之类体验还是很好的!

最后来说说尺码问题,这是赤焰3在我上脚之后最不满意的地方。如果说鞋垫还能买双必迈的垫子换上去完美解决的话,尺码问题对我来说可能是无解了。我光脚长260mm,右脚还可能略长个1-2mm,前脚掌较宽,常穿的码数是US9/42.5/270。361°的鞋子我大部分只能买43码,他们大多数鞋款没有42.5,而42码我经常穿不了。赤焰3的43码我能明显感觉比我过去买的361°43码要大,特别是鞋宽,赤焰3的前掌十分富余。略大一点的鞋通勤没有问题,甚至是我偏爱的做法,跑步的话我还是喜欢包裹得更紧一些,这使得我频繁调整赤焰3的鞋带。脚踝领口处也可能因为尺码问题感觉开口略大,当我尝试打跑者结时发现鞋带长度略不足,以及跑者结的开孔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内测孔处磨脚踝。现在我采取的方式是外侧用双连孔系鞋带,内侧用单孔,同时穿厚袜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尺码问题,当然透气什么的就更不指望了(现在是冬天倒也不影响)。另外尺码偏大应该也会影响高速和过弯时的稳定性。我挺想试试赤焰3的42码,可惜在附近几家线下店都没看到。

总结一下,赤焰3作为国产慢跑鞋在支撑稳定型鞋款上的新尝试,给我带来的全新的跑步和通勤使用体验,虽然作为中低端的产品定位略有些不足,但考虑到售价和实际使用体验的高完成度,可以说瑕不掩瑜,是入门跑者特别是需要支撑型跑鞋(非强支撑需求)的跑者的好选择。

******************************************************************************************

更新补充:

因为码数问题我新买了一双42码的黑灰色,昨天跑了个一个12k的5分内配速,之前的几个不足之处有了极大改善和消失。

首先是尺码小了之后包裹性提升明显。42码应该是最符合我脚的码数(这里要吐槽下361的尺码不统一),长度合适,宽度也够,穿厚袜子也没有问题,尽管鞋带孔依旧存在位置设计不够完美的问题,但是正常系好鞋带的包裹性可以打到80分以上了,不用打跑者结后跟锁定也没有问题。

包裹性问题解决之后整双鞋跑起来更跟脚了,之前5分内配速时泄力明显,昨天基本是450到500之间的配速,还冲了几小段4分内的配速,完全没有了之前43码的不好体验,极大地扩展了我对赤焰3使用配速区间。中底依旧可以给高分,尺码合适之后甚至感觉缓震和滚动更给力了,可能是中底弯折区更符合我的脚了。

另外换了配色之后没有三潭印月那么容易显脏,之前的浅色很容易脏而且不好清洁。

新发现的不足之处:黑灰色的配色质感不如之前的三潭印月,加上本来就一般般的做工,实物感觉更差了,这个配色不如图片上好看,三潭印月我感觉比图片上好看。

体验了下原厂的鞋垫,确实支撑性不佳,不过我是偏前掌跑法,跑起来倒是没有很大感觉,倒是走路通勤时能感觉到支撑性还是欠一些。另外很多人提到的跑步鞋垫发热量大烧脚的问题也确实存在,总之换了码数后这个鞋垫算是最大的败笔了。

后面这鞋我会当做我的主力慢跑鞋,和坦途一起用来跑中低配速。

发布于广东阅读 14463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一雨星辰

· 江苏

做通勤鞋穿怎么样啊?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Wayne_ho楼主

· 广东
一雨星辰做通勤鞋穿怎么样啊?收起

很好,就是夏天穿可能会比较热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