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训怎么练?“三步法”教你搞定!(附夏训训练指南)

avatar
关注

最近,不少跑者小伙伴问到我关于夏训的事宜。趁现在夏训还未真正开始,我在4月27日晚做了一场关于夏训的直播,给各位跑者小伙伴提供了一些关于夏训的建议做参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夏训我都聊了些啥。

在直播上,我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分享,一是如何科学合理制定夏训目标;二是关于周期化的训练。

在制定目标之前,我们首先要评估好自己当下的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通过3公里、5公里、10公里成绩评估当前速度水平(如3公里12分44秒,可以对应全马330)。

核心逻辑:速度是耐力的基础,当前速度能力需至少达到目标要求的最低门槛。

案例参考

某女性跑者当前全马PB343,10K最好成绩49分24秒,按照当前10K成绩推导出来的理论全马成绩是347(平均配速5分23秒),10K理论推导的成绩低于实际成绩343,因此采取全马343计算各训练配速,阈值配速4:57-4:47、速度耐力4:47-4:39,间歇配速4:39-4:31

未来目标实现全马PB330,则10K对应的成绩在45分,该女性跑者当前10公里还未达到45分水平,但速度能力已达到330要求的最低速度要求(阈值4:40-4:30),因此该女性跑者夏训目标定在330是合理的。

在了解速度能力之后,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给自己制定目标了。

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制定目标的方法—“三步法”(知彼、知己、路径规划),通过以3公里最好成绩为例,从而推导出半马目标、全马目标以及不同训练配速。

举例说明

当前某位跑者3公里具备16分23秒的能力,未参加过全马,则全马目标可定在430,具体训练配速可参考下表。

当前某位跑者3公里不具备跑到16分23秒的能力,但阈值配速已达到5分58秒,则全马目标也可以定在430。

(全马400-240完整表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三步法获得

• 知彼:明确目标赛事所需的能力模型(如全马330,10K45分,3K12分44秒,阈值配速440)。

• 知己:客观评估当前能力与目标差距,如当前速度能力10公里49分,但速度耐力4:47-4:39,马拉松目标定在330也是合理的。

•  路径规划:通过周期化训练弥补差距,优先提升速度能力。

我将周期化训练划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基础期、强化期以及专项期。

• 基础期(4-6周):积累有氧耐力(轻松跑、LSD),提升肌肉关节防伤能力。

• 强化期(6-8周):提升速度上限(间歇跑、阈值跑、无氧耐力)。

• 专项期(4-6周):速度耐力强化(最大乳酸稳态、马拉松配速跑)。

跑量建议

新手跑者:月跑量40-60KM

进阶跑者(全马4小时内):月跑量80-150KM

精英跑者(全马3小时内):月跑量180-350KM

很多跑者成绩难以得到提升,饱受伤痛困扰或遇到平台期,要么是目标制定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要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我认为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同样重要。

通过客观评估当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做好清晰的路径规划,我相信PB是自然而然的事。

发布于宁夏阅读 435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