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练间歇跑时,你到底在练什么?
不少跑友一听到“间歇跑”,第一反应就是:“啊,那不是冲一会儿、歇一会儿吗?” 没错,但如果你只懂这表面形式,就真是大材小用。间歇跑究竟给你带来啥好处?为什么能让你在比赛里大杀四方?
所谓“间歇跑”,就是把跑步分成多个“高强度+低强度”循环。比如,你跑400米快,再用200米慢跑或走路恢复,然后再冲400米快,如此反复。
高强度时,你会让心肺和腿部进入一种“极限挑战”状态;
低强度时,身体获得短暂恢复,但心率并不会掉到静息水平。
这样反复刺激,让你的身体逐渐适应高心率、高配速下的运动负荷,练就更强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
1)心肺能力升级间歇跑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心肺的刺激特别强。当你快跑时,心率刷刷往上冲,让身体习惯在高强度下运转;慢跑或走时,心率虽降一点,但依然处于较高区间。心肺就像在做“心肺力量训练”,时间久了,你的最大摄氧量(VO2max)自然提升,跑步时更不容易气喘吁吁。
2)速度与耐力有些人说“我可以慢跑很久,但一快就崩”。间歇跑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你在快跑阶段锻炼速度,在反复冲刺中提升身体对乳酸的耐受度,让你在比赛或训练时更能顶住“高速”。慢跑那一段又能让你稍微恢复,继续下一波冲刺。久而久之,速度和耐力都双双进步。
3)心理韧性别小看间歇跑对心态的锻炼:跑到第4、5组,你大脑会开始怀疑人生,“还能不能再冲一次?” 你要是撑下来,就等于给自己加了一层心理buff。以后再遇到比赛后半程掉速时,你就能想:“我都在间歇里顶住了,这也不算啥。”
(1)400米/800米重复跑这是很多人入门间歇跑的经典套路:
400米快跑,配速比你平时5公里比赛配速更快;
200米或1分钟慢跑/走路恢复;
重复若干组。或者把距离改成800米,休息段也相应调整。
(2)时间间歇比如“1分钟冲刺 + 1分钟慢跑”,或者“2分钟快跑 + 1分钟走”。这种按时间来区分,比较灵活,适合用手表或App计时。
(3)爬坡间歇选一段坡道,跑上去再慢慢下坡恢复。对强化腿部力量和心肺都很有效,但强度也更高,得量力而行。
1)充分热身间歇跑的强度高,你要是还没热身就猛冲,肌肉和关节很容易受伤。花5-10分钟做些动态拉伸、高抬腿、慢跑,给身体“通电”再开搞。
2)控制组数和强度一开始别上来就搞10组400米,这样能把自己累到怀疑人生。循序渐进,先少组数、强度别太高,等身体适应再加码。
3)注意恢复间歇跑对身体消耗大,跑完别立刻就结束,可以慢跑或走一走,再拉伸一下,避免肌肉酸痛过度。平时也要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别把自己搞崩。
4)频率别太高间歇跑属于高强度训练,一周做1-2次就够了,其余时间可以安排长距离慢跑(LSD)或节奏跑。天天都来间歇,你身体迟早顶不住。
当你在练间歇跑时,你其实在练的,不只是速度,更是突破身体极限和心理极限的能力。它能把你的心肺、腿部、耐力都推向一个新高度,让你在比赛或训练中,面对高强度时不再轻易崩溃。
当然,前提是你要科学安排,不要过度,也不要抱着“间歇跑就是拼命狂冲”的想法。学会控制节奏、合理休息、适当拉伸,才能把间歇跑的好处最大化。下一次训练时,不妨试试间歇跑,或许你会发现,自己还能更快、更稳、更有底气!
来源:微信公众号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