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心率,控制到多少最科学?
跑步时,大多数跑友会关注自己的心率高低。
心率的数值,不仅能很好的反映跑步效果与水平,也能有效监测自身的健康状况,根据心率控制训练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方式。
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心率数据,帮助我们科学跑步、高效跑步、健康跑步。
01关于心率的基本概念
1.静息心率:是指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休息5分钟以上测量的心率。正常成年人的通常在60-100次/分钟,经常运动的可能在50-60次/分钟。
2.最大心率:是指人运动到极限强度状态时所能达到的最高心率。普通人通常为220减去年龄(比如你30岁,最大心率为220-30=190)。
除了一般的估算公式,最大心率有两种实际测量方法:
方法1:在400米跑道上跑个3000米,前4圈轻松跑,第5圈开始逐渐加速,确保心率持续上升,最后半圈用全力冲刺,此时得到的最高心率,就非常接近你的实际最大心率。
方法2.在400米跑道上全力冲800米,跑完1个后休息3-5分钟,再全力跑下一个,如果心率高于前一次,则继续冲下一个,得到的最高心率就为最大心率。通常跑个2-4个就能测出来。
3.平均心率:就是一次训练时,全程平均下来的心率。目前运动手表都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记录平均心率。
4.目标心率,也称为靶心率,就是根据不同的跑步目的,让自己的心率处在一个最佳区域。
下图反映了5种运动目标的最佳目标心率区间:
5.恢复心率:是指运动结束后不同时间的心率与运动中峰值心率的差值,常用的测量时间包括1、2、3(分钟)。
运动后心率恢复的快慢和程度,可衡量对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机能状态,心跳恢复的快,表明身体机能状态良好。
02心率的测量方法
1.运动手表。目前的运动手表功能齐全,测量心率是最基本的功能,而且准确度已经相当高了,完全能够满足业余跑友的需求。
2.心率带。心率带的工作方式与心电图的原理相同,通过记录心脏收缩引起的电子脉冲监测心率,因此数据更加精准。市面上的大多200块左右,可以与各大运动APP互联,对心率监测有特殊要求的可以考虑入手。
3.按压脉搏。如果你在训练时或比赛过后静止站立,马上把手放在心口上或触摸手腕上的脉搏,集中精神数10秒钟已经变慢的心跳,把得到的心跳数乘以6,你就可以得到每分钟的大概心率,可作参考。
03根据心率控制训练
跑步时心率并不是一味高就好,或者一味低就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目标设定自己合理的心率区间。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根据心率控制训练方法:
1.MAF180训练:心率为180减去你的年龄,可小范围浮动(±10)。这个心率适用于大部分跑者日常训练,例如,一位40岁的运动者,跑步时的心率应该在每分钟130~150次。
这也是一种把身体切换到依赖脂肪燃烧获取能量的训练方法,可有效促进脂肪燃烧,特别适合减肥。
MAF180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要2-3个月才有效果,不可急于求成。
2.间歇跑: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95%~100%。每次的训练时间一般在2~5分钟之间,训练时间和间歇时间比为1∶1。
每次跑的训练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例如,今天训练时间为24分钟,每一组3分钟,那么应该训练8组,加上间歇,实际训练时间会达到40~60分钟。
3.抗乳酸跑:以最大心率的89%~92%进行训练。这是一种通过提升训练强度,让乳酸生成减少,机体更加耐受乳酸的跑法。
每周2~3次,一般需要累计奔跑20分钟。训练和休息时间比为5∶1,例如训练时间为20分钟,可以先跑10分钟,休息2分钟,再跑10分钟。
通过训练,跑者能够提升乳酸阈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例如原来6:00配速就是乳酸阈强度,而经过训练,6:00配速已经变成有氧运动,5:30配速才是乳酸阈强度,这就能使耐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4.马拉松配速跑:以最大心率的79%~84%进行训练。在备战马拉松训练周期,可以将心率保持在此范围,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当然,如果在正式马拉松比赛中,你想追求PB的话,按最大心率的90%左右跑,问题也不大,毕竟像何杰这样最顶尖的专业运动员,全力比赛的平均心率也能干到170+。
对于我们普通跑友而言,跑步是为了身心健康,因此每次训练时,都要重点关注心率的数值。
切不可为了盲目追求比赛成绩,为了发朋友圈炫耀配速,而忘了初心。长期高心率、超负荷跑步,对身体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这是需要我们广大跑友极力避免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
H旗下的蛋
· 陕西学习。
脱烈推草工楼主
·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