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马新手必看,3个方法让你少走弯路!

avatar
关注

还记得我第一次挑战半马的时候,每次都拼了命地跑,想着“多出汗就离完赛更近一步”。

结果不仅没练好,还总是累得够呛、跑不远、还伤过几次。

回过头来看,要是当时有人告诉我这 3 个关键点,我真能少走不少弯路。

今天就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半马的跑友,建议你一定要看完,真的很实用!

一、别每次训练都玩命跑,有氧跑才是王道

当初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每次训练都当比赛跑,

总想着跑得越快越好,结果练着练着就疲劳堆积,还老跑伤。

后来我才明白,有氧能力才是半马甚至全马的地基,打好了这个基础,后面一切才有可能。

给初跑者的建议:

每周跑 2-3 次 10-12 公里的有氧,配速以“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标准,跑完不会太喘,感觉还想多跑两公里才是对的。

每周末可以安排一次 16-18 公里的长距离有氧跑,培养耐力和节奏感。

整体来看,有氧跑应该占你总训练量的 70% 以上,别着急追速度,先打基础!

别小看“慢跑”,这是最容易坚持,也最有效的训练方式。

你把基础打稳了,到比赛那天就能稳稳当当跑完全程,还能跑得舒服!

二、力量训练,别嫌它烦,它才是你的“续航电池”

我以前是真不爱力量训练,觉得枯燥又无聊,而且跑步时间都不够用了,哪还有功夫练力量?

直到后来有一次跑到 19 公里的时候,大腿像灌了铅,腿抽筋、脚发软,完全跑不动,

那时候才知道——马拉松最怕的不是气喘,而是腿没劲!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加上力量训练,腿部肌肉更有力,比赛后半程不掉速,还能明显感觉更稳定。

力量训练怎么做?

每周做两次就行,重点练腿和核心。

不用举大重量,小重量+多次数为主(例如每组 15-20 次),目的是刺激耐力型肌纤维。

推荐动作:

深蹲或者腿屈伸:练大腿前侧,提升支撑力。

提踵:练小腿后侧,预防抽筋。

卷腹+小重量硬拉:练核心,核心强才能跑得稳。

这三个动作都是我亲测有效、坚持时间最长的,设备简单,居家也能做。

三、速耐训练,决定你的成绩上限

如果说有氧跑是打地基,那速耐训练就像是给你盖上楼层的那部分。

很多新手会忽视这个训练环节,但其实它对提高配速、冲 PB 非常关键。

什么是速耐训练?

简单来说,就是让身体适应“比正常训练更快”的节奏,提高乳酸阈值,让你在更高配速下还能坚持更久。

推荐训练方式:

每周安排一次速耐训练。

比如你半马目标配速是 500,那就试试 450 的配速跑两组 5 公里,中间休息 3 分钟。

或者跑一些节奏跑,也可以尝试间歇跑(例如 800 米X6-8 组)。

刚开始不要贪多贪快,哪怕一次只做两组 5 公里,也能慢慢积累速耐能力。

总结一下训练结构:

70% 的有氧跑

20% 的力量训练

10% 的速耐训练

只要你按照这个比例来训练,坚持 3 个月,别说顺利完赛半马,说不定还能刷新 PB!

写在最后

最后说一句心里话:跑步不是拼命,是科学地坚持。

别怕慢,怕的是你不开始;

别怕练得不够快,怕的是你方法错了还硬撑。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每一个正在路上的你,少走弯路,跑得更远!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跑步小经验,欢迎留言分享,咱们一起进步!

来源:微信

阅读 196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