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公里PLUS vs 3代,谁才是你的首选?
这个PLUS是两千公里系列新开的稳定支撑线,反正我穿2代确实翻,3代和PLUS的稳定性如何?他俩都升级了啥?有啥区别?
“
欢迎来到本期真跑实测。
3代的稳定性还是给我很大惊喜的,通过加宽中足,重新设计双翼TPU形状,基本解决了2代“稳定性差”的问题。对于一双年销量过万的大众跑鞋来说,上万跑者的膝盖和脚踝都将因此受益。必须得给3代一个“年度进步奖”
PLUS比3代主要多了2个稳定设计,
一个是中底加宽,实测前中后掌的宽度都比3代大。
第二个就是用了面积更大的尼龙环,替代3代的双翼TPU。
但有意思的是,他俩的力线差不多,稳定性不分伯仲,但确实都比2代稳,作为旗舰稳定支撑的跑鞋,下一代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呀
抛开稳定性,PLUS的设计思路跟一些国际品牌的顶缓很像,软鞋面,厚填充,就一个字,舒整体舒适性跟索康尼有一拼了。
PLUS的鞋面是光纱飞织面料,比3代的绞综鞋面要厚软,后跟内衬填充饱满,而且鞋舌有半内靴,与脚背贴合的地方加了一层衬布。
鞋带是管状双层的,不勒脚,整体包裹非常棒,上脚能感觉到PLUS前后左右更贴合,亲肤感很好,不输一些国际一线品牌,更适合春秋稍冷的气温穿。
我在苏州早上21℃跑10公里不闷脚,一旦气温超过25℃,就得做好“闷脚”的心理准备了
而3代鞋面虽然偏硬,但胜在轻薄,3代鞋舌比2代更薄,透气性好,夏天穿没问题,而且对高脚背更友好,没有2代压脚背的问题。
不过,有一点得吐槽下,3代鞋舌没锁边,边缘的纱线裸露在外,略显粗糙
不过在内里看不见也不影响舒适度,有强迫症的朋友可以自己上手修一下。
我脚偏宽,脚长260,平时穿42.5码,特步家跑鞋偏小,我一般穿43码,3代43码,多一个手指,大小正好,前掌宽松度刚刚好,如果是瘦脚跑者,建议选小半码。
PLUS是42码,我穿就勉强多一个手指,倒是没顶脚,不过还是建议选大半码会更舒服,另外,PLUS鞋楦又宽又高,对脚型的兼容性更广。
中底方面,两双鞋都是 XTEP ACE 科技,密度、硬度、回弹相同。
按照我的测试方法,弹球测试两者回弹率都在46%左右,比2代弹了一点。
PLUS前掌27.5后掌36.9mm,坡差约9mm。3代前掌25.5后掌33.7mm,坡差约8mm。
有研究表明,75%的跑者是后跟落地,相对来说,更厚、坡差更大的PLUS,更适合后跟落地,追求缓震舒适的大众跑者。
当然了,宽度和厚度的增加,意味着PLUS的重量也更大42码左299g,右293g,比43码的3代沉了40g左右,3代和2代基本持平,43码左255g,右254g。
外底方面,两双都是马拉松级别的CPU橡胶,抓地力在干湿路面都没问题,湿地4分配不打滑。
3代为了解决上代耐磨性较弱的问题,橡胶加厚0.5mm,易磨区域重新设计,20公里下来,确实耐磨性更好了。
动态方面,PLUS不是那种传统厚底慢跑鞋“踩棉花”的软,而是软中带点支撑的柔和感,缓震行程不长。我单次跑10公里,配速基本在5分30左右,再快点儿就觉得有点“坠脚”了所以更适合10公里以内、配速530以外的有氧跑。
相比之下,3代跑起来就轻快多了,6分配外以软为主,缓震行程短,530内,以弹为主。中底回弹特别迅速,适配速度非常广,从7分配到430都能hold住
总的来说,两千公里PLUS主打“舒服”,脚感偏柔和。适合大体重,正常足弓、高足弓,和轻微外翻的扁平足跑者,530以外的有氧跑,以及通勤和健身。而两千公里3代做了有效的升级,针对性地解决了前代稳定性差、耐磨度不够的问题,适合小体重,正常足弓、高足弓、和轻微外翻的扁平足跑者,从7分配到430的日常堆量。
来源:伯乐不常有ONE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