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2015-2025,上马直通难了多少?

avatar
关注

记得去年赛事刚落幕,上马就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了 2025 年赛事将于 11 月 30 日举办且报名启动工作不会晚于 6 月 30 日。

在 2025 年过半的这个时间节点上,上马带着全新模样按时赴约,作为下半年国内最为重磅的赛事之一,上马选择在下半年的第一个日子里开启报名,也带来一种别致的仪式感与期待。

可以预见的是又不知道有多少人的上马小人会跪下,对了,今年的上马小人也变了相貌呢,新形象你喜欢吗。

一签难求的局势下,通过直通成为获得上马参赛机会最稳妥的方式,由此每年从十公里开始升级打怪的人大有人在。而在冲击大满贯的第二年,上马直通标准会是怎样也成为大家重点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跑野大爆炸runyeah

,赞45

上马直通到底有多难呢?跑野回看整理了 2015-2025 所有的上马竞赛规程,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每年上马的直通标准都不完全相同,这与上马自身和其系列赛的发展变化有关,同样的,上马直通的相关标准制定围绕的核心也主要是上马和上马系列赛,这一点始终一致。

今年的直通上马跑者报名资格有且只有三类,也就是来自 2025 上海女子半马、2025 苏州河半马和 2025 上半马三场不同的上马系列赛的对应前多少名。

虽然官方未发布相关数据,但跑友和媒体们通过相关选手成绩证书的排名,也将直通上马的各项成绩数据整理了出来。

其中苏州河半马由于与无锡马拉松撞期,

男女直通线相对最友好分别是男子 124 和女子 139 左右

而上半马的男子直通成绩则十分卷,需要跑到 1:17:55 才行,女子直通成绩为 1:33:37,这个成绩也很快了!

但细看之下发现上海女子半马前 200 名的成绩也是 1:33:37,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女跑者们,真的是又美又快。

国内的半马水平大概在哪里呢?可以看一个数据,在 2024 全年田协认证赛事完赛统计中,半马平均完赛成绩为 2:06:20,均速 559;而 1:17:55 和 1:33:37,对应的配速分别是 342 与 426,真的挺难。

笔者自己身边就有一些朋友很早就破三甚至全马 24X,但随着竞争愈发激烈,这几年已经从轻松直通变成了在上半马艰难守门甚至有些时候压根挤不进直通了。

说到轻松直通,前些年的上马直通是否真的很简单呢?我们把日子往前推,打开 2015 年上马报名规程。

许多资深上海跑友都说,以前的上马报名后,街道还会给家里送点鸡蛋面粉啥的,并且也不用像现在这般抽签,直接前往八万人体育场窗口报名就行,就像购买纸质火车票一样,当然这种场面应用永不会再有了,从 2015 年开始,上海马拉松进入了抽签报名的阶段。

2015 年上马还设置有全程、半程、10 公里和健身跑四个项目,对应也有四种直通标准,并且与如今只设置了直通上马跑者不同,那时候还有名为上马精英的直通设置。

关于上马精英,2015 竞赛规程中的标准是 2014 上海国际马拉松中男子全程  330以内、女子全程 350 以内、男子半程 140 以内、女子半程为 155 以内的参赛者。

而关于直通跑者,当年竞赛规程的标准为: 2015 上海半程马拉松男女子前 200 名的参赛者;2015 上海半程马拉松女子 8 英里跑前200名的参赛者(2015 年上半马还设置有女子 8 英里组别),上马系列赛 2015 元旦迎新跑获得个人竞速、团体赛、情侣跑前 20 名的参赛者,后两者虽然是直通,但都限定了只能报名 10 公里和健身跑组别。

到了 2016 年,直通资格获取的类别与上一年无差,区别在于关于上马精英跑者成绩划分的变化,男女子全程都提升了 5 分钟变为 325 内和 345 内(取 2015 年上马完赛成绩),半程则维持不变。直通跑者方面的要求与 2015 年一致(这一年后上半马女子 8 英里组别就取消了)。

那时候精英跑者标准中的男子半马成绩,比今年任意一场直通赛事的女子成绩线都要慢,十年前后真的差别很大。

2017 年开始,直通门槛的设置有了新变化,这一年上马引入中国田协各年领导精英标准,在 2016 上马全程或半程成绩达到高标准中各年龄段精英级选手成绩要求的参赛者即可成为上马精英跑者。

这一标准适用了 2017-2019 三年,在上一年上马达标各年龄段精英级选手的参赛者都能成为上马精英跑者。(2018、2019 年自然标准也只有全马了)。

这一年开始上马取消了半程组别,公益跑和健身跑的直通这里不多赘述,直通开始全部转向全马。同时直通上马跑者名额扩容,分别是 2017 上半马男子前 400、女子前 200 都可直通;此外还有 SPEEDX 系列赛挑战组男前 100/女前 50。

2018 年直通上马跑者则是当年上半马的男子前 600 和女子前 300 名,相比去年女子多增加了 100,但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赛事可获取直通资格。

2019 年除了直通上马跑者除了上半马男子前 600/女子前 300 名外,另一场直通赛事进入跑者们的视线,那就是如今热度越来越高上海女子半马,该赛事的前 200 名可以获得上马直通。

女子方面两个赛事加起来共计 500 个直通名额,去除掉一定比例的重合参赛者,这一举措对于女性参与运动和展示运动之美是十分有意义的。

2020 年的疫情改变了太多,上马进入到连续三年的特殊时期,关于直通也产生了很大变化。

2020 年上马基本上是上海本地长住跑者的排位赛,且最终参赛的人还需满足严格随申码要求。整体参赛规模也仅 9000 人,当时很多人即使在领物和比赛日当天都会被取消参赛资格,最终能参赛的是极少数,这年也没有所谓直通概念了。

2021 年上马未能举办,直通跑者标准倒是给出了,分别是当年上海女子半马前 100 名、 上半马男前 200/女前 100。整体数量因为疫情也相应缩水,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采用的中国田径年龄段精英级跑者标准就此成为历史,上马的直通后续也不再有上马精英跑者的概念出现,只剩下直通上马跑者这一类别了。

2022 年上马依旧在相对严格的防疫标准下举办,由于前一年取消,这一年上马直通是从 21 年上马线上跑抽 100 名,再无其余直通类别。

2023 年,全国赛事回归正常,上马自然一样。这一年上马名额开始变得更难求,上半马和上海女子半马的直通名额也延续了 2021 年的标准,两场赛事的整体直通名额从疫情前的 1100 变成了 400,作为直通上马最主要的赛事,上半马直通名额数量的减少也直接导致了上马直通难度开始肉眼可见变难。

苏河半马第一次加入到上马直通的阵营,该赛事男前 100/女前 50 可以直通上马,加上线上跑抽签的 100 名,上马也在尽量丰富跑者直通上马的渠道。当然供给肯定是赶不上需求的,但从直通赛事来源不难看出上马对自身系列赛的绑定与打造思路。

去年上马官宣成为大满贯候选赛事,达到了国内赛事的又一个高度,这一年的直通除了女子半马从 100 增加到 200 名外再无变化,但所有人都发现了,通过成绩直通上马已经是另一个维度的竞争了,有两下子不一定管用,是真的得有两把刷子了。

十年就这么过去了,上马越来越火爆、越来越国际化,直通变得越来越难,不变的是上马对所有人的那份独特吸引力,以及上马始终只认自身系列赛是的直通标准。作为即将加入大满贯的赛事,上马直通标准明年或许会有新的变化,或者说你觉得该是怎样的标准呢?

有人从毛头小伙变成家庭顶梁柱,有人从意气风发到悄然离场,有更多人涌向这座城市、踏上这条赛道,和人慢慢变老不一样,年增岁加的上马愈发有活力了。

珍惜能直通的日子。你还能直通吗?

来源:跑野大爆炸

发布于四川阅读 420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