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快黄种人,到日本“叛徒”,大迫杰:犹豫不定,就选更辛苦的那条路

avatar
关注

马拉松“亚洲之光”:从最快黄种人,到日本“叛徒”,大迫杰:犹豫不定,就选更辛苦的那条路

如果你问跑步爱好者有没有偶像,很多人都会回答一个名字:大迫杰。

不仅是因为他长相帅气,也因为他天才又叛逆的跑步之路。

大迫杰小时候,教练曾告诉他:“如果你犹豫不定,不要回避,要选择更辛苦的那条路。”

当年的教练应该没有预料到,眼前的小男孩后来两次刷新日本马拉松国家纪录。

而他的这句“道理”,也成为了大迫杰的终身信条。

大迫杰用十年职业生涯,一直在讲述、践行这个道理。

籍籍无名之时,如何成为传奇?

成为传奇之后,又该如何前行?

如果没有头绪,就去直面困难,将最有挑战之事,定为下个目标。

1991年5月,日本东京,大迫家迎来了新生命。

父亲大迫猛为儿子取名“Suguru”,取“优秀杰出”之意,译成中文为“杰”,充满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

在大迫杰往后三十多年的人生中,人如其名,始终在追求着“极致的优胜”。

小时候的大迫杰完美继承了父亲的运动基因,热爱各种运动。

小学时,他就参加了棒球队,然而在跑垒时,教练意外发现他的爆发力极强、跑得快。

大迫杰由此开启了田径训练之路。

读初一时,大迫杰所在的学校还没有田径部。

每天,他都要往返于离家一小时车程的校外俱乐部参加训练,有时深夜才能回家,但少年大迫杰却乐此不疲。

即便初二时学校组建了田径队,他也没有放弃校外俱乐部的训练,而是选择两头兼顾,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训练。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让大迫杰快速成长。

初三时,他就代表学校参加了全日本中学田径锦标赛的3000米项目。

不参赛则已,一参赛,大迫杰便一鸣惊人,凭借8分41秒59的成绩,打破了当时东京都中学的3000米纪录。

虽然这个成绩足以惊艳众人,但在大迫杰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在这次比赛的最终大排名中,大迫杰只获得了全国第三名。

尽管他登上了领奖台,却也不甘心地扁着嘴,难掩失落。

从那时起,大迫杰便有了对于“成为最强者”的渴望,“要赢”也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

但他心里也明白,想要赢,就必须刻苦,只有更艰苦的训练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

2007年,16岁的大迫杰在众多抛来橄榄枝的高中里,选择了长跑名校佐久长圣高中。

只因为他听说那里的训练更严苛。

佐久长圣高中名不虚传,刚刚进入高中的大迫杰就见识了这所长跑名校训练的艰苦。

而且田径队管理严格,队员们平日连30分钟的外出时间都没有。

大迫杰剃掉头发,从此过上了苦行僧般的生活。

宝剑锋自磨砺出,严苛的环境让大迫杰的天赋完全释放,他也迅速崛起成为了当时日本的青少年中长跑新秀。

高二时,17岁的大迫杰第一次参加全国高校驿传。

驿传是一种路跑接力赛,赛道被划分为多个距离相同或不同的区间,由多名选手相继跑完自己的区间距离,最后计算团队的整体耗时来决定排名。

驿传比赛在日本颇有影响力。大型驿传赛事,对日本人来说,像个盛大的节日一般。

大迫杰初出茅庐,就和队友们以2小时02分18秒的成绩刷新了全国高校驿传的纪录,帮助佐久长圣高中获得了第一个冠军。

第二年的全国高校驿传,他更是以29分06秒的成绩跑完10公里,率先冲线,获得一区区间赏。

优异的长跑表现让大迫杰有了早稻田大学的敲门砖。

2010年,大迫杰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早稻田大学学习。

入学同年11月,大迫杰在大学驿传中一鸣惊人,以1人反超7人的壮举,帮助早稻田大学成功夺冠。

大迫杰,从此成了流传于日本大学间的传奇,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一年后,他又代表学校出征著名的箱根驿传,跑第一棒,不出意外地拿下了区间赏。

第一棒拉开的绝对优势让队友们大受鼓舞,那年早稻田大学时隔18年再次捧起了箱根驿传总冠军的奖杯。

大迫杰传奇续写,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在转头2012年的箱根驿传比赛中,本想帮助团队蝉联的大迫杰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尽管大迫杰获得了区间赏,早稻田整个团队却未能卫冕,这让大迫杰感到很是挫败。

他开始反思驿传比赛对自己的意义。

大迫杰愈发确认,自己并不喜欢接力赛,接力赛的成功要靠集体,闪光的是学校,而非个人。

而想要让集体能“赢”,绝非他一人之力可以达成。

跑步本就是一项孤独而纯粹的运动,在有限的距离里追求无限的速度,变快变强才是运动员追求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一旦对一件事有了情绪,就难免会表露出来,尤其对血气方刚的青年来说。

在大学的后两年,大迫杰更是直接对媒体表达了对接力赛的厌倦,他认为这种与他人配合搭档的训练对自己毫无意义。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在很多日本人心中,箱根驿传不仅是一场比赛,还是青春、热血、理想的代名词。

一时间,无数人批评他恃才傲物、口出狂言。

顶着舆论压力,大迫杰在2013年8月站上了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的赛道。

在男子万米项目中,他以28分19秒50的成绩冲过终点,这一成绩相较两年前在深圳大运会夺冠时的28分42秒83大幅提升了23秒。

然而,在这场汇聚全球顶尖选手的竞技场中,他的成绩仅位列第21名。

直面与世界级强手的差距,大迫杰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虽然在变强,但变强的速度远远撑不起自己“成为最强者”的目标。

外界评价也好,集体训练也罢,都比不上“专注”,对他来说,想“赢”,就必须专注,只专注于“变强”这一件事。

而那时,因为经常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大迫杰出国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2013年,他在美国参观了俄勒冈计划后,被教练描述的高原训练、越野跑等与日本本土截然不同的训练方式吸引。

他开始向往国外的训练体系。

一个“离经叛道”的想法,在大迫杰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2014年,大迫杰从早稻田大学毕业,按照日本长跑运动员的常规职业规划,他加入了日清实业跑团。

实业跑团是企业出钱养活的田径队,跑团成员是运动员,也是公司员工,会按企业要求被安排岗位和工作。

这样的“上班族”运动员可以按时领薪水,不必担心生计问题。

加入日清后,大迫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在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列蒂站,将自己的3000米PB提高到7分40秒09,同时创下日本国家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同年10月的仁川亚运会上,大迫杰再战10000米,以28分11秒94的成绩获得银牌。

然而,作为实业跑团的成员,队员们也要在训练之余兼顾工作,对企业安排的比赛和大型活动也要绝对服从。

实业团的规则,越来越束缚着大迫杰,也让他心中的叛逆越来越蠢蠢欲动。

大迫家的家风一直十分开明,尽管倾听建议很重要,但自己的事最终还是要由自己来做决定。

所以,在听说大迫杰决定退出实业团,前往美国训练时,家人们没有太惊讶,很快就接受并表示支持。

反应最大的依然是媒体,日本媒体甚至称大迫杰为日本的“叛徒”。

面对舆论压力,大迫杰没有动摇,因为归根究底,他不是为了实业团而跑,他是为了自己而跑,为了成为“最强者”而不断追求。

2015年3月,大迫杰带着妻女,举家迁往美国,加入了耐克的俄勒冈计划。

俄勒冈计划以其神秘的训练方法,和令人瞩目的训练成果,倍受世界长跑界关注。

2012年伦敦奥运会5000米和10000米金牌得主莫·法拉赫,10000米银牌得主加仑·拉普都是出自这个计划。

如此卓越的成绩背后,必定是不为人知的苦与累。

语言不通、生活习惯改变给大迫杰带来的压力,与训练中感受到的焦虑相比,不值一提。

俄勒冈计划强者云集,都是来自全世界的精英,与他们一起训练,大迫杰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有时一个简单的有氧跑,他都要竭尽全力,才能在队尾紧紧咬住,不被甩掉。

有些强度大的训练,他甚至都没有和顶级选手并肩站在跑道上的机会。

所幸大迫杰是遇强则强的类型,和年少时一样,越是艰苦的训练,越能激发出他的斗志。

2016年,大迫杰出战第100届日本田径锦标赛,勇夺5000米和10000米两个项目的金牌。

严苛训练的效果,在大迫杰身上,逐渐显现出来。

然而,到了同年的里约奥运会,他同样征战5000米和10000米,两项均只获得了第16名。

一时间,媒体和舆论对大迫杰的能力再次发出了质疑。

大迫杰不由得开始新的思考,身体是有极限的,论体能自己无论如何也跑不过非洲选手,那么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说跑5000米、10000米,体能决定了80%的成绩,那么有一个项目,体能只占60%,剩下40%靠的是心理状态,而保持坚韧的意志力是大迫杰最擅长的。

这个项目就是马拉松。

2017年2月,大迫杰跑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

他以2小时10分28秒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有史以来第2个登上波马领奖台的日本人。

冲线时,大迫杰笑得灿烂,露出白花花的牙齿,恍惚间,那个曾在早稻田大学缔造传奇的意气少年,穿越时光,再度跃然眼前。

同年12月的福冈国际马拉松,大迫杰再夺季军,刷新PB至2小时07分19秒,同时也创下当年亚洲男子马拉松最佳成绩。

这才是刚刚开始,大迫杰距离日本男子马拉松纪录还有1分多的距离,以“世界最强”为目标的他不会停下。

2018年10月,大迫杰在芝加哥马拉松上再次获得铜牌,但这块铜牌意义非凡。

他以2小时05分50秒的成绩打破了日本国家纪录,也刷新了当时的亚洲纪录,成为了历史上第3个不是非洲人但跑进“206”的运动员。

这是大迫杰的第三场马拉松,一战成为当时马拉松历史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势如破竹的成绩,良好的竞技状态,让大迫杰心中原本失去了方向的梦想,再次燃烧起来。

他开始一路高歌挺进下一个目标。

自2013年东京确定承办奥运会以来,大迫杰一直有一个梦想,要在家乡东京参加奥运会。

人有了野心,老天就一定会降下考验。

2019年3月,东京马拉松如约而至,积极备战了4个多月的大迫杰,作为赛前热门选手参加了比赛。

但因当天下雨气温低,跑到一半感到失温不适的大迫杰,选择了退赛。

外界纷纷替他惋惜,但退赛并没有影响到大迫杰的心情。

大迫杰认为,站在起跑线上就已经是克服艰苦训练后取得的成功了,至于比赛的结果就交给比赛本身吧。

9月,在产生奥运名额的MGC选拔赛上,选手们遭遇了高温天气。

大迫杰顶着高温高湿的赛道环境,使出全力也只拼到了第三名。

而按照规则,只有前两名才能获得奥运直通门票。

尽管大迫杰手握日本男子马拉松国家纪录暂时入选,但在当时竞争激烈、成绩日新月异的日本马拉松界,第三个名额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而后没多久,俄勒冈计划因兴奋剂丑闻被关停,大迫杰再度受到舆论波及。

更糟糕的是,他接下来可能会面临无团队无教练的训练状况。

这一连串的“事故”让2019年成为了大迫杰的受难之年,质疑、非议总是围绕着他。

但此时的他,早已明白,把精力放在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上,只会让自己更加涣散、迷茫,他要做的事只有一件:专注。

离开俄勒冈的他带着当时的教练,一起去了肯尼亚训练。

在肯尼亚,大迫杰每天清晨就要起床,趁着天气没有那么热,开始一天的训练。

他跑在红土路上,高温让他浑身湿透,嘴巴却干得像沙漠。

一天下来,鼻腔、口腔、耳朵里,都是跑步时扬起的细小砂砾。

两个月下来,大迫杰从古铜色晒成了深巧克力色。

此时的大迫杰,急需一场翻身之战证明自己,也急需一场破纪录之战,给奥运门票上个保险。

2020年3月,大迫杰再战东京马拉松。

这次没有意外,他以2小时05分29秒的成绩打破了自己保持的日本国家纪录,也由此锁定了奥运门票。

最后几百米冲刺的时候,大迫杰一边奔跑一边挥舞拳头,好像要把一切阻碍都击碎,又好像在发泄内心的委屈与愤懑。

赛后接受采访时,他罕见地面对镜头,泣不成声,积累了一年的压力终于全部放下了。

2021年东京奥运会前夕,大迫杰突然宣布将在东京奥运会后退役。

他将为奥运会一战竭尽全力,不惜代价,献上在赛道上的最后一“舞”。

当时,大迫杰30岁,正是马拉松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如此决定,令人意外。

有人说,这只是他破釜沉舟的宣言,不可当真;

有人说,他准备回归家庭,陪伴两个女儿长大;

也有人说,他拼搏十几载,最终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赢不了天赋,深感绝望。

不管外界如何猜测,大迫杰没有再回应。

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马拉松项目如期开赛。

对大迫杰来说,这注定是一场不容易但又必须拿下的比赛。

一开跑,他就火力全开,紧紧咬住第一集团,哪怕速度比他预想的略快,他也没放弃跟随。

大迫杰中途一度跑到岔气,但回头时发现日本队的另两个队友已经跑崩,他按住疼痛的一侧肋间,咬紧牙关,坚持继续奔跑。

最终结果是好的,他第6个冲过终点,创下了日本男子马拉松在奥运会上的最佳成绩。

冲线后,他用毛巾捂住脸,激动的泪水不断地涌出,此刻已经分不清是梦想实现的喜悦,还是即将告别赛道的不舍。

赛后接受采访时,针对“退役”一事,他表示有很多想要尝试挑战的项目,比如超级马拉松、铁人三项、骑行等等。

他会遵从自己的内心,也想为运动大众化出一份力,也想尝试成为教练。

退役之后,大迫杰开办了训练营,培养青少年跑者,成为了大迫教练。

但这一经历短暂得更像是体验生活,在这段“退役”时间里,大迫杰发现自己仍热爱着跑步,还是想要跑起来。

他曾在自传中提到,做出退役和复出决定时的心情:

“回顾过去,我细微地感受过风的气味、雨的声音、僵硬的肌肉、脚着地时的感觉,我想做的只有珍惜所有这一切,保持这样的状态跑完全程。”

大迫杰从小就很有主意,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思考,而屏蔽外界的声音,慢慢形成了看似叛逆,实则独立又倔强的性格。

2022年2月,大迫杰在宣布退役6个月后,选择复出。

重回赛道后不久,大迫杰以团队教练指导的身份签约了GMO实业跑团,不但自己参加比赛,还将辅导、助力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复出后,大迫杰参加的比赛并不多。

不比赛的日子,大迫杰就陪伴家人,或参加活动,也会尝试其他运动,但也从来没有放下每日的长跑训练。

2023年10月的东京奥运选拔MGC上,大迫杰以2小时09分11秒的成绩获得第3名。

隔年3月,大迫杰获得巴黎奥运会入场券,尽管他明确表示会参赛,但看上去精神状态却有些游离。

备赛期间,他按部就班地坚持着训练,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自己的日常。

只是人们后来才知道,此时他已经饱受自我质疑的折磨。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他获得了第13名,赛后称自己已尽全力。

复出后的大迫杰尽管仍在跑着,但成绩一直平平,似乎失去了向上冲的那股劲。

后来的大半年,大迫杰没有参加重大赛事,2025年的东京马拉松他也选择了退赛。

今年2月,退赛后的大迫杰在社交媒体上讲述了最近的心境。

他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状态都很好,但“心”出了问题。

实现了此前人生最大的目标——参加东京奥运会之后,大迫杰陷入了虚无,开始不断审视自己。

这种职业高原期,是顶尖选手都会经历的阶段。

当下一个里程碑很难抵达时,人们会纠结于过往成就的价值,和继续奋斗的意义。

大迫杰总感觉在被什么驱使着跑步,并非出自自己的本心。

他曾经珍视的,跑步中感受过的风,每一步踩在地面的感觉,都还在。

但少了真正的激情,如同少年时能让他日复一日艰苦训练的那种激情。

然而大迫杰不打算逃避,他只是需要暂时的减速,就像高速公路需要服务区一样。

暂停,休整,再重新出发。

大迫杰是万千跑者开始跑步的启明星。

如今这颗星星尽管不像从前那般闪耀,但他没有轻易地选择隐去光芒。

他仍在跑步这件事上,与自己交谈、探索,去找寻新的答案,去挑战被他发自内心认可的更高的目标。

来源:我爱马拉松

发布于四川阅读 6450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沃德华斯蒂芬库里

· 江苏

好文

亮了(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舍我七谁

· 广东

天赋压榨到极限仍然不是非洲选手的对手…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